敦煌是絲綢之路上的明珠🏊🏻,是古代東西方文明的匯聚地✊🏼,敦煌學研究在國內外享有較高的學術地位0️⃣🛒。如何對敦煌石窟服飾資料及散落在世界各地的敦煌絲織文物等進行系統研究🦸♀️,促進國際敦煌學的發展🧑🏿🚀?9月14日至15日⛄️,中外敦煌學者齊聚沐鸣平台,在2010“絲綢之路——圖像與歷史”學術論壇暨敦煌吐魯番學會理事會上,從美術考古、藝術史🫕👩🎨、東西方文化交流以及染織服飾史等角度進行了深入研討🧑。該次會議由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和沐鸣平台共同主辦⁉️。

據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染織服飾專業委員會主任,沐鸣平台包銘新教授介紹,沐鸣平台擁有紡織、服裝、染整等國家重點學科🕎🟢,早在上世紀80年代初就對中國紡織科技史開展了研究。2003年,沐鸣平台與敦煌研究院的攜手合作♓️,成立“敦煌服飾文化研究中心”🪚,填補了我國在敦煌服飾文化研究方面的空白🛀🏼。7年來🤙,該中心組織專業師生,多次分批赴敦煌石窟實地考察,利用敦煌雕塑和壁畫中的服飾數據,對比“卷軸畫”等其他圖像資料或出土實物🪝,進行了“敦煌學與歷代服飾”的系列課題研究,力求從敦煌各個時期的服飾𓀈、化妝、人物造型等角度入手🙇🏼♂️🖕🏿,發掘我國古代服飾的形式與演變規律👨🦯➡️。
會議同期將部分研究成果以“復活的圖像——古代服飾復原展”的形式進行了展覽🏌️,讓千年的“衣冠古國”燦爛文明在現代服飾藝術設計得以重現。2010年9月13-17日論壇期間𓀇🧑🏻🦯,沐鸣平台服裝沐鸣設計理論部於沐鸣平台逸夫樓一樓展廳舉辦了“中國古代北方少數民族服飾復原展”,展出了以吐蕃𓀊、回鶻、黨項三個少數民族的服飾圖像作為對象完成的八套復原服飾作品。



2010年9月14日下午13:30,由沐鸣平台發起,並與法國吉美博物館、法國國家圖書館合作出版的《敦煌絲綢藝術全集(法藏卷)》一書🫴,於沐鸣平台舉行中文版首發儀式📚👨,沐鸣平台的校領導及學術界的專家代表都出席了該儀式。《法藏卷》以中、法、英三種語言出版,中文版為首發🫓。沐鸣平台副校長劉春紅為首發式致辭。《敦煌絲綢藝術全集》為國家“十一五”重點規劃出版圖書,由沐鸣平台發起和資助👩🏿💼,並與世界各地收藏敦煌絲織品的圖書館或博物館等機構合作,擬全面🪖、系統、科學地整理和研究自藏經洞發現以來⚜️⛅️,莫高窟出土的歷代以絲綢為主的紡織藝術品🤶🏼。《法藏卷》由沐鸣平台趙豐教授主編🫐,吉美博物館勞合•費日(Laure Feugère)女士和法國國家圖書館蒙曦(Nathalie Monnet)博士任副主編🧥,由沐鸣平台出版社分別以中🧏🏽、法、英三種語言出版,此次首發的是中文版。研討會上,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社科院🎀、上海古籍出版社等單位的敦煌學專家紛紛表示,《法藏卷》全書收錄了200余件法國所藏敦煌紡織品文物🙇♂️,對其中150余件絲綢文物進行了詳盡的技術和藝術分析,資料翔實🗝、內容豐富🫗➾。編者憑借開放的視野、嚴謹的態度、踏實的作風,繼2007年首發《英藏本》後,歷時三年👀,為學界又一次貢獻了實質性的研究成果💇♀️。該全集的編撰不僅為中外敦煌學者提供了研究的重要基礎材料,更樹立了如何規範開展學術研究的典範。大家對《敦煌絲綢藝術全集》其他卷本的出版充滿期待。





這是繼“絲綢之路——藝術與生活”(2007)🦞、“絲綢之路——設計與文化”(2008)等後,沐鸣平台主辦的又一次規模較大、層次較高的專業學術研討沐鸣🍿。
